您的位置:首页 > 立木观察

2017年医用高值耗材及骨科植入类耗材产业发展特点

 

1、发展历史较短、规模企业较少

国内医用高值耗材行业发展历史仅有20多年时间,以骨科领域来看,目前国内骨科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产品基本上能够覆盖各类型的骨外科疾病,在关节重建器械、创伤及固定骨科医疗器械、骨外科手术器械及脊柱固定器械等领域都有一定发展。然而,国内骨科植入类耗材生产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市场支配力有限,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拳头产品。

目前国内骨科植入类耗材生产厂家约130家,收入规模超过1亿的不超过10家。单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国骨科行业目前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同时由于在假体材料、假体形状设计、手术定位器械精确度、关节表面光洁度、骨水泥性能及与骨的接触面的处理等技术上与进口产品尚有差距,因此国内厂家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创伤和脊柱类产品。

2、竞争格局分散、行业整合趋势明显

由于我国医用高值耗材及骨科植入类耗材生产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因此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2014年,我国骨科植入类耗材行业前四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为39.69%,前八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为50.04%,行业集中度不高。尽管我国骨科植入类耗材行业的集中度不高,但是市场主要参与者纷纷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进行整合,强生于2012年正式收购辛迪思,2013年初强生和辛迪思在中国的子公司整合完毕,合称DePuySynthes,史赛克于2013年收购创生医疗,美敦力于2012年收购康辉医疗,行业整合趋势明显,为行业内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3、外资品牌主导市场

医用高值耗材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现象严重,导致了我国相关产品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被国际厂商的产品排挤的现象较为突出。同时,由于缺乏广泛合作,也导致了我国医用高值耗材行业发展不平衡,缺乏强硬的竞争能力。就销售额而言,目前国外厂商产品在国内占据较大优势,国外知名企业凭借其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准在高端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

4、进口替代已成趋势

在行业技术不断创新、国内企业自身技术、工艺及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医用高值耗材行业国产化的进程已经开启,部分细分领域如骨科创伤类及脊柱类植入耗材逐渐开始实现进口替代。随着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层次的不断提升,国内医疗器械产业逐渐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转移,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国产化面临突破,未来进口替代将成为国内医用高值耗材企业获得高速增长的主要机会。

另一方面,进口医用高值耗材价格昂贵,对医保支付及患者经济负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本土企业的逐渐壮大,政府也开始积极推行医用高值耗材的进口替代。2015年,国家出台多个政策,如2015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和2015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中明确要求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各级医疗机构在质优价廉的前提下购买国产医用耗材。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的推进及民营医院的发展,医用高值耗材尤其是国产骨科植入类耗材将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

除了以上政策,我国的医疗保障报销制度对医疗器械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与药品不同,由于医疗器械的品种多样、原材料不一,难以进行系统的归类和对比,我国没有推出医用高值耗材的报销指导目录(药品则有医保目录、基药目录等)。在医保控费收紧的大环境下,各级医院都有控费的压力,选择价格较低的优质国内产品成为趋势,利于国内企业的产品销售。

 

 

版权所有:2012  LM立木信息咨询    专业的细分产业研究服务商

公司地址:深圳市罗湖区银湖路中国脑库专家楼A栋(研究部) 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15号金丰城B座15楼(市场部)

全国咨询热线:400-001-7350(7*24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755-25824900 客服电邮:sales@lmcmr.com    粤ICP备12053871号